千人的各类人才。虽然王静辉并不在乎在抡才大典中高中榜单的学生数量多寡,但是两大书院的学生非常争气,自王静辉和李慎连夺两届状元之后,这状元榜首的位置就在华英书院安了家,除此之外太学和进士的入取率在两大书院也是非常高。
王静辉心目中想要把两大书院办成接近于后世超级大学的想法在他无尽的支持下,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尽管有一些时代的局限性的制约,但在王静辉的心中,这不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两大书院每年向大宋提供的五千多毕业生员,其各自都有出路——医科的毕业生最多,但是有和大宋军方合作的军医项目,还有大宋正在日渐完善的疫病应急机构都急需大量的医生加入,照这个趋势下去,根据王静辉的估算至少十年之内就读医科的生员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出路。而两大书院培养出来的物科、数科、会计等专业的学生更是大宋商界所急需的人才,往往学生还没有通过最后的结业考试,都会被预定一空,而王静辉本来为自己产业培养的人才则处处受到其他大宋商家的挖脚。
皇子赵熙在两大书院中也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书院中各种思潮很是新鲜,而他也去过金陵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等其他大宋有名的书院,但是这些书院的办学水平和王静辉旗下的两大书院相比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由于王静辉通过报纸和办学来推广他的思想,所以在大宋士林中对“文明”等话题的探讨一直就没有消停过,尤其是在击败辽国取得长城以南的土地之后,各种思潮更是风起云涌争论不休。这也是自唐末五代到现在,中原王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做到大一统,对历史的反思在王静辉的引领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辩,而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的全文出版更是给这一运动提供了新的引擎。
现在在大宋任何一个书院或是城市中的图书馆中,大宋的读书人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借阅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王静辉的《论文明发展》等书籍,由于这两本书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观点,相对于旧派的《资治通鉴》而言,王静辉的思想更令现在读书人所耳目一新。
尽管司马光在朝中声望几乎除了王安石之外无人可比,但是作为王静辉的弟子,皇子赵熙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