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记载中苏洵一向不买王安石的面子,虽然到了这个时代后经过王静辉亲自证实他并没有写过那篇著名的《辩奸论》,两人同为当世文坛领军人物居住又这么近,但却没有任何往来,这实在不是很合情理。从苏洵的嘴里,王静辉也听出他对王安石屡召不起而得来的大名十分不感冒,两人关系可见一斑,真是不知道他怎么处理和儿子之间关系的。
“报社必须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站稳脚跟!”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此时一个绝佳的人选浮上了他的脑海——欧阳发,欧阳修的大儿子,虽然仅有数面之缘,但他那温文儒雅的风度实在是让王静辉心折。见过欧阳发之后,王静辉才知道当初自己刚到这个时空的时候一心只想见见苏偶像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人家欧阳发身上自然散发的书香气息,才是更具魅力的君子。
欧阳修是参知政事,虽然权势上没有韩琦那样张扬火爆,但也是大宋顶级官员之一,欧阳发完全可以靠父亲而谋取一个好的出身,但他却放弃了恩萌,也不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无意功名的他只是想静静的在学问上求发展。这样一个不为外利所动有气节的谦谦君子,才是王静辉心目中负责报社编辑的最佳人选,相比之下苏轼兄弟名气虽然大,但终究给他一种浮躁的感觉,可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人未必是名气大的人。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后,屁股还没有坐热,赵公公便走过来对正在花园中晒太阳的驸马夫妇说道:“驸马,韩公、富公、司马光大人还有王安石大人都分别请驸马过府一叙!”
王静辉听后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这几个分别代表不同立场的人肯定能够敏锐的感觉到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任谁都想把报纸拿来给他们服务,所以现在自己才会受到这些大佬的侧目。
不管怎么说,报纸还没有发行就受到朝廷的高度关注,这既是好事也是令王静辉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想得罪人,尤其是这几个下请帖的老家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王静辉都得罪不起,同时给他下请帖,这让他感到非常为难。
不过他还是把这些烦心事放到一边,对赵公公说道:“在下还没有谢过赵公公代为遮拦之恩呢!”
赵公公自然知道王静辉为什么感
最新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