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的计划是先筑高家堰,保障漕运,然后一面迁移百姓和泗州城,一面修筑新河,这样的话,力争在三到五年之内将整个工程完工,所以每年投入的大概在五十到七十万两左右。
这依然不是一个小数字,马森等人对于投资这么大在河道上显然是不赞同的,大明的财政现在并不充裕,大量的投资于河工,一旦九边有事,朝廷根本没有储蓄,这怎么能行。
而且潘季驯自己都不能保证花了这二百万两银子之后,水患就能够平息,事实上潘季驯自己也说过,即便是这些工程都完工,也仅仅能够防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一旦水势过大,这些堤防依旧不能保障平安。
朱载坖对此倒是不在乎,他自己也很清楚,仅仅依靠堤防,就像防御洪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能不能投资,主要是看朝廷的账怎么算。
朱载坖于是和诸位臣子们一道算起这个账来了,要算这个账,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得失而已。
朝廷要修筑这些一整套水利设施,当然首先就是巨额的投入了,以潘季驯估算的,一次性的投入就是二百万两白银,还有后续的维护费用,这些是的投入,当然为了迁移百姓,地方州县还得有一部分投入,同时迁走的百姓肯定是要蠲免赋税的,这个其实也算是一笔隐形开支。
那么朝廷能够得到什么呢?
第一就是漕运的稳定,这对于朝廷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漕运的稳定意味着朝廷可以稳定的获得东南的漕粮,这个有助于保证北方的稳定。
第二就是祖陵的安全,这是政治上的收益,无论是朱载坖、内阁还是后来的治河官员,不至于因为祖陵的安全问题而处于进退维谷的情况,这点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就是减少了朝廷赈济百姓的开支,虽然潘季驯坦陈即便是一应工程完工,也就仅仅能够防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但是足以避免中小规模的洪水对百姓的危害,减少很大一部分的朝廷赈济开支和维护漕运的开支,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保证朝廷的收入。
因为一旦发生水灾,朝廷肯定是要蠲免赋税的,这些一来一去,朝廷从中的收益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朱载坖认为河工必须要推行。尽管开支巨大,但是
最新仙侠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 小说谢桥赵玄璟、 驸马是个高危职业、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 怒海覆清1852、 赤旗、 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 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 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隆庆中兴、 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 烈虎军、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 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