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培根书桌>历史军事>三国:我不是曹睿笔趣阁> 140.第138章 论功论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0.第138章 论功论赏 (2 / 5)

出谋划策、将士舍身杀敌,这都是各自应做的事情。而朕这个皇帝应做的事情,无非也就是赏罚分明而已。”

“虽然武帝和先帝之时,往往并不因为参谋建言而加以封赏。但四位侍中的建策之功也是功劳,朕都看在眼里。刘卿就不要再说这种客套话了。”

毕竟是皇帝给的赏赐嘛,谁还会真的和赏赐过不去呢?

但曹睿心中算的是另一笔账。

用兵作战,打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统合言之就是国力。东吴和蜀汉占据近四州之地,每年用兵的军费都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相比于各州转运粮食的损耗、军队出征的开支,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损耗来说,赏赐给有功之臣的这些封赏,实在算不得什么。

再者说,给刘晔增邑两百户是因为刘晔对于战阵上的时机把握极准,而辛毗、黄权、陈矫三人的百户就差了一层了。

两百户、百户,这个增邑对于谋士来说真不算少了。

别的不说,就拿威震羌胡、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来举例子。

夏侯渊在关西击破马超之后,总的封邑也不过五百户之数。而当夏侯渊击破韩遂、攻伐宋建、平定河湟之后,也不过增加封邑三百户、从而达到了八百户的封邑。

可见给几名侍中增加两百户和百户的封邑,也确实不算亏待了。

由于四名侍中的赏赐并不相同。有了区别对待,就有了差异之心,没错,说的就是刘晔。

刘晔的确是智谋之士,也常常以自己的才能自矜。刘晔自然能感觉到皇帝常常能用自己的谋略,但从来却不专用。可以说是从不偏听偏信。

有事情问了自己之后,也必定会问一下其他几位侍中。就如同现在的封赏,刘晔觉得自己得了两百户封赏是实至名归,但其他三位侍中得了百户,刘晔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辛毗木头脑袋,黄权明哲保身,陈矫不懂军事。这三人也配?纯纯是沾了自己建策的光。

就在刘晔心中思考之时,皇帝的声音又传来了。

“辛侍中,由卿来起个头,论一下众将的封赏之事。”曹睿说道。

“遵旨。”辛毗随即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