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预警 (1 / 7)

第二百六十八章 预警

王静辉不知道在董太师巷王安石家中的这场讨论,不过真的让王安国说中了,由于双方分歧比较大,建立特种兵部队的札子虽然没有被废除,但要想通过也是很困难。不过很快朝廷重臣的目光立刻被王安石给吸引过去了——在皇帝赵顼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免役法终于获得了中书门下两省的通过,颁布在京畿路、京东两路、两浙路、淮南东路试行。

对于王安石新法的试行,这对王静辉唯一的好处便是使僵持不下的特种兵部队成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开端——王安石本人和新法派官员是支持这个计划的,而在文彦博的支持下保守派官员也是支持,唯一反对的就是枢密副使郭逵和他参谋部了,到了这个时候以郭逵为首的反对力量就显得过于淡薄了,况且宋朝一直以来的“以文治武”的政治传统也帮了王静辉一把。不过正如王安国所说的那样,特种兵部队的规模不大,先成立有一千人组成的试验性质的军队,以观察其效果如何再决定下一步是裁撤这个军种还是大力发展这个军种。

依靠王安石来转移视线达成自己的目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过这次令王静辉格外的别扭——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条文与历史上的没有什么区别,主要还是在于王静辉在楚州改良青苗法的时候,楚州本是富庶之地,百姓对这样的变革并不需要,效果并不明显,所以王安石并没有采纳王静辉的改良青苗法条文。更重要的是启动青苗法是需要巨量的朝廷财政做支持的,朝廷财政虽然已经好转,但每年的盈余不过才刚刚达到八百万贯的水平,用这八百万贯来推行青苗法显然是不够的,唯一的办法还是用历史上的挪动常平仓来补救。

眼见着明年的旱灾就要来袭,这个时候国家财政政策向新法转移,对王静辉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不过令他稍感安慰的是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宋皇家海运南线船队在返回大宋的时候,已经根据他的需要大量收购粮食,并且高丽这两年丰收,从高丽也进口了不少粮食,所有的粮食都积极的向北方的胶县港口进入大宋,再通过驿道向河北诸路和西北转移,不过这其中的损耗和代价未免太高了些。

历史上青苗法所引发的争议王静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历史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红楼: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三国: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三国,我真不是上将!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