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培根书桌>仙侠小说>隆庆中兴> 第170章 钱法混乱国用难(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钱法混乱国用难(二) (1 / 3)

但是嘉靖对于铸钱还是十分重视的,并颁下圣谕,要求“户部仍会同工部查累朝未铸铜钱俱为补铸与嘉靖通宝兼用,如民间敢有阻抑不行使制钱者,缉捕重治”

说白了,嘉靖就是想恢复银-钱二元货币体制,用铜钱取代已经无法流通的宝钞,但是大明的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嘉靖这么做。

按照之前严嵩和户部测算的数据,铸钱一万文,约需用银3.45两。算下来一两白银可以铸造铜钱2900文,而现在的银钱比价是多少呢?

若是新的嘉靖制钱,一两白银可折钱1400文,若是旧钱,一两白银折钱2100文,朝廷的官价是多少呢?一两折钱七百文,看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实际上铜料价格上涨造成银钱的官方比价升高,市场银钱比价应该随之下降。但是此时国家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为了纾缓财政危机,国家广开铸局,肆意鼓铸大钱,钱式混乱。制钱滥恶,贱已极矣!

这种情形之下,银价自是愈来愈高。以致于出现银一两可兑铜钱2400文、3000文这样的悬殊价格。据当时人记载,当时朝廷对银钱兑价有严格规定,银钱比价不得超过1∶1000。甚至派出厂卫负责缉查,一旦发现违规兑换者即严惩不贷。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维持住国家所规定的银钱比价。

因此就在当时人的记载中就看到了银钱兑换市场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场景,桌面上按一比一千兑换,余下的1400文则于桌下私授或少转再取以此掩人耳目。

铜价越贵,朝廷的制钱就越烂,银钱比价就越高,朝廷铸钱就越没有利益,形成恶性循环,国家的钱法当然废弛已极。

说白了,大明的铸钱从来没有过考虑过经济因素,铸钱起初就不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行大明宝钞和白银崛起导致货币化的目的相同,完全是出于国家财政需求。

李春芳给朱载坖讲了他在翰林院修史时看到的一段记载,弘治十八年,孝宗君臣论钱法时,大学士刘健、李东阳等人奏答:今国用不充,府县无蓄,边储空乏,行价不偿。正公私困竭之时,铸钱一事最为紧要。

李东阳一语道出铸局铸钱的真正目的所在,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仙侠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小说谢桥赵玄璟驸马是个高危职业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怒海覆清1852赤旗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隆庆中兴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烈虎军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