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培根书桌>仙侠小说>隆庆中兴>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 (1 / 3)

朱翊釴很清楚盐政官员们先发,继续采用煎盐之法,对于盐政官员来说,既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用,又可以方便的控制灶工,但是煎盐和晒盐的相比,其实是落后很多的,这点朱翊釴在长芦盐场已经看过了,长芦盐场基本上都是晒盐,只有在冬季不适合晒盐的时候才使用煎盐法。

朱翊釴在之前和朱载坖讨论私盐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私盐之所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是因为它的价格比正盐低得多,贫民百姓乐意买食。晒盐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降低成本,调低价格,增加朝廷官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是打击私盐的有效办法。

行政命令是不能完全和经济规律作对的,百姓肯定是愿意购买质优价廉的食盐,朝廷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行政命令就让百姓继续购买价高质劣的官盐的,所以朝廷的盐政生产必须要进行改善,才能够保证朝廷官盐的竞争力,朱翊釴问道:“庞少司农的盐政奏疏你们看了吗?”

庞尚鹏就是坚决主张在两淮改煎为晒的人,他在奏疏中说道:“两淮灶荡延袤千二百里,以顷计者四万二千有奇,可当一大郡也。两浙次之。昔年分给灶户,皆令樵采,以供煎办。今兼并者、多有开垦成熟者,若成盐不用薪火,即可尽垦为田。尽数丈量,依则起科,就有斥卤,照法折算,方之给荡煎办、上仓鬻商者,所入倍蓰。且近来给帖升租,隐匿营私者,亦无所容矣。其果否兼并,亦因丈量起科,可核实归正也。”

户部尚书王国光也支持在两淮改煎为晒,王国光认为:“过去盐价每引不过三四钱,近时贵至一两之外,此何故?为薪贵也。今不用柴薪,又免煎煮,盐价可减三分之二;即不然,亦当减半矣。芦盐之入于官舫漕船,解盐之入于河南,广盐、福盐之入于江西,川盐之入湖广,皆以价贱也。其价贱者:解盐以风结,长芦闽广以日晒,四川以火井煎,皆不用薪也。今淮浙之盐亦不用薪,其价倍贱,民何利于他省之私盐?则越境私盐不禁自解也!”

作为户部尚书和总理盐政,他们都支持在两淮改煎为晒,这也是正常的,作为大明最大的盐场,两淮盐场的行盐地域广大,盐税比例很高,但是近年以来,两淮的盐区不断遭到其他各盐场的食盐的侵蚀,根本原因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新仙侠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小说谢桥赵玄璟驸马是个高危职业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怒海覆清1852赤旗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隆庆中兴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烈虎军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