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端王大婚之后的问题,朝廷臣子们都要求端王尽快就藩,原因很简单,一旦遭遇国丧,端王就得留下来,一留就是二十七个月,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个隐患,他们认为端王最好是尽快就藩的好,但是朱载坖却有些迟疑,原因很简单,一旦端王就藩之外,太子要想出外的难度就极大了,毕竟太子是国本,而且朱载坖只有两子,端王就藩之后,那就只有太子了,要想出外的难度是很大的,毕竟皇孙还小,稳妥起见,太子必须留在京师,保证安全,重臣们绝对不会轻易放太子出去的。
说个不好听的,对于现在大明的重臣们来说,朱载坖出去乱晃问题不大,因为现在瓦剌大学已经不招收大明留学生了,只要太子没事,国本就在,一旦太子出了问题,那就是非常麻烦了。
而且从人情的角度,现在杜太后病重,朱翊钧作为孙子,在这个时候就藩恐怕不好,一旦朱翊钧就藩,此生就再也回不了京师了,朱载坖不愿让杜太后和朱翊钧留有遗憾,在这种情况,朱载坖盯住压力将端王之国按了下去。朱载坖将端王之国一事暂且按下之后。
首辅张居正以内阁的名义呈上题本,要求皇长孙出阁读书,内阁在题本中奏疏说道:“皇长孙渐长,为之择师儒以辅之者,亦必极一时之选。如此,则圣功可养,国本可端,本支百世,宜君宜王,亿万年有道之长,端在是矣。皇长孙虽幼龄,而克勤学问,正当涵养德性,充其大器。当慎择讲官,勉尽乃心,朝夕辅导,俾智识益广,道德有成。”
不仅是内阁,礼部等衙门也相继呈上奏疏,要求加强皇长孙的教育,对于这点,朱载坖当然是认同的,但是皇长孙的教育,事关大明三代,朱载坖肯定是要重视的,这可是独苗,虽然朱翊釴之后也许还会生儿子,但是嫡长子的身份天然具备法统,教育问题自然也是不能轻视的,朱载坖一面命令内阁和礼部商量相关的章程,一面与勋臣、练兵军务处参赞军务大臣们商量皇长孙教育的事情,要培养文武兼备的皇长孙。
朱载坖就指示戚继光道:“昔日成祖之教宣宗,俾知用兵出奇之法,亦使躬历行阵,见将士之劳苦,知征伐之不易,朕深以为然。”
而当石昆玉的奏疏到了朱载坖的案头之后
最新仙侠小说: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苏程穿越到唐朝小说、 小说谢桥赵玄璟、 驸马是个高危职业、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 怒海覆清1852、 赤旗、 抗战:旅长,恭喜发财啊!、 重生打猎:喂饱嫂子和美娇妻、 全家逃荒:农女为养家糊口上山打猎、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隆庆中兴、 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大明:让你藩地修路,你富过国库、 烈虎军、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 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